找到相关内容71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于“禅”与禅宗的反思(3)

    佛教学者寄来一篇他研究赵朴初居士的文章,认为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思想,只是属于佛法中的人天。我想这种看法有相当的普遍性,把人间佛教理论世俗化、狭隘化了。这是十分错误的。由于赵朴老在社会上和佛教界...,水流不断。我兮何有,谁欤安息。明月清风,不劳寻觅。”仅从这些方面就可看出,赵朴初居士走的正是人——菩萨——佛的“人间佛教”之路,他的人间佛教思想也应是含摄得佛法的。  由于对人间佛教思想缺乏全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550129.html
  • 历史的启迪与回响——解读《太虚诞生百年国际会议论文集》

    的共法,前遗的共法,后遗大乘的下共法,故划然以为佛法犹未能适用于今世,且虑反以延长人世之祸乱,乃决意排斥之。”并谓:“余则视今世为最宜宣扬佛法的时代,……下者可渐之以佛法,除恶行善,以增进...超、张君励两派展开的论争,直接给予太虚大师深彻的反省,这就是“佛教的唯一大事,只是从人的生活渐渐增进,以发达人生至其究竟。” (注十二)论及大乘佛教的精神,依太虚大师的意思,它是蕴含佛法的本质,...

    赵汝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4765602.html
  • 永明大师绝待圆融的佛教思想文化与启示

    “儒、道两家借是菩萨化身,佛性浓厚,极具助众成佛的功用。”把儒、道的产生和功能与佛家绝待圆融了。儒,道是佛菩萨应众生机而产生,和佛教应众生根基而有佛法之分,完全相应。儒、道正是佛教的人天,但仅仅...。唯有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,乃是释尊为浊恶世凡夫特设的方便法门。永明大师尊佛祖的明示,观当时禅门行人的根基,而提倡禅净双修。禅宗融合了净土宗信仰和实践,造成了一种禅净融合的修持方法。禅僧的身份虽然不变...

    高柏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1941454.html
  • 佛教诠释学与人间佛教思想的哲学诠释

    :“三恪守佛法仪制,融和佛法,修持三学,圆满人格”[21] 以及“弘扬人间佛教,开创佛光净土”的佛光山宗风。   对于人间佛教的“法界...强调“法界融和是佛光学基本的内涵精神”[22],又阐述说“人格的圆满就是佛道的完成,所以佛光会员应当融和佛法[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佛法],以三学...

    赖贤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0243495.html
  • 创办焦山佛学院的释智光

    著名,与金山之禅、宝华之律,并称为江南三大寺。  在台湾曾创办“台湾印经处”,著有《佛法与中国文化》的朱镜宙居士,在其回忆录《梦痕记》一书中,有一段关于焦山定慧寺的轶事,颇值一读。1927年,朱氏在...1949年5月初,始在其曾徒孙成一的安排下,偕弟子南亭抵达台北。初寓十普寺,继而创办华严莲社,由弟子南亭主持,智光时已年逾60,受弟子长期供养。1963年3月14日入寂,世寿七十有岁,僧腊六十有二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4546062.html
  • 总论菩萨道

    。例如《法华经.化城喻品》载,佛陀以权巧方便演说佛法、大乘不共法等,调御二行人“回小向大”、“回自向他”,不以自了解脱为究竟圆满。   声闻以四圣谛为根,成四果位;缘觉以十二因缘为根,成辟支佛;...同体共生”是宇宙轨则,“三十七菩提分”是福慧资粮,“上求下化”是成佛之道。菩萨体认法身真如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本体,所以虽有生死,而不畏惧,也不迷惑,此皆由于理解人生缘起缘灭的真理。   、修大行:菩萨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3853470.html
  • 佛教-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

    渊深,不易为人们所了解接受,但也不能一概而论。佛经早已明言,大乘教理不是一般人都能信解的。佛法有浅深程度不同的各种法门,有适应各种根机的修持方法,各、各宗、各派都有引摄世间的教法,适合一般人的需要,是合理契机的。   问:什么是佛法?什么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?   答: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这叫。其中后三种叫出世间法,教理深奥,比较难学;前二人天教是世间法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4054453.html
  • 体现“生活佛教”生活即修行的内涵深意

    佛教,建设佛光净土;落实人间,慈悲济世。吝遵佛法遗制,融和佛法;修持三学,圆满人格。发挥国际性格,从事文化教育:扩大心胸,重视群我”为其实践宗旨。回顾国际佛光会迈入第十二个年头的弘法历程,全体会员...佛教”,将佛教的修行走进生活,把佛法融人生活的各个层面,让现代人的生活有意义,更具见己身的生存价值与方向,诚如星云大师所言:  人间佛教的蓝图,可以说旱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已经为众生规划完备。只是,...

    永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4765938.html
  • 陈泉州:信、解、愿(2)

    、法界体性智。这智,是佛智慧的五个方面。实际上,智必须都具备了才是佛智。而且随举一智,其它四智,也都包含在内了。  七 三佛法佛法  居士们提出,有些书上讲佛教有三,有些书上又讲,该如何来理解?  佛法有人、天、罗汉(声闻、缘觉)、菩萨、佛。人,修五戒而生人;天,修十善而生天;声闻乘以四圣谛法而证四果;缘觉,以悟十二因缘而证缘觉;菩萨乘以六度万行而证佛果,这是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0769443.html
  • 人本的佛法与人本为中心的佛教──论印顺导师“人间佛教”之本怀[*]

    佛陀的教法有如此的差别:(1)「人乘法」(2)「天乘法」(3)「声闻乘法」(4)「辟支佛法」(5)「大乘法」,都是佛法佛法虽然究竟同归佛道,可是前四是「歧出才回入」佛;唯独一大乘法门...贫乏,所以以「共法」,「三共法」,   p. 13   「大乘不共法」,统摄一切佛法,开显由人而成佛的正道。这与西藏宗喀巴大师,宗承印度的中观与瑜伽,以「共下士道」,「共中士道」,「上士道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0453927.html